電腦掃描 徹底找出心臟血管問題

電腦掃描 徹底找出心臟血管問題 | 香港亞洲心臟中心

放射科專科醫生徐偉聰表示,用於心臟檢查上,電腦掃描可粗略分為使用顯影劑和不使用顯影劑兩大類,「近年亦有較新的『雙能量電腦掃描』 和『血流儲備分數造影』(CT-FFR),能提供更多資訊,幫助醫生作出診斷。」 

功能不斷進化 

不使用顯影劑的電腦掃描,可以找出心臟血管有否鈣化點,從而計算鈣化分數,分數愈高血管收窄的可能性愈大;至於使用顯影劑的電腦掃描 可得出更多資訊,例如整條血管的走勢、有沒有收窄、收窄的程度屬輕微、嚴重,甚至完全堵塞都可看清楚。徐偉聰補充,「CT-FFR則為最新技術, 透過AI分析可得知血流有否受影響,令心臟肌肉缺血等。這並不能單靠收窄多少去估計,因為有時候中度的收窄,已令血流變差。」一般來說,當 血管收窄超過五成,便有可能令血流變差,影響心臟功能,出現心絞痛等徵狀。 

有助監察病情 

除了用作診斷,由於電腦掃描可判斷血管阻塞的嚴重程度,有助醫生決定治療方案,或者計劃手術。徐偉聰解釋,「例如有哪些血管要放入支 架、哪些可以繼續觀察,用藥控制病情。另外,患者亦可定期接受電腦掃描檢查,觀察血管鈣化點變化,即知道控病情況,如有惡化可及早處理。」 此外,心臟電腦掃描其實也可看到附近組織的狀況,例如心瓣、大動脈、心膜、氣管、骨骼等,例如有輕微肺炎、心瓣有鈣化點都可找到,能更全 面評估胸口痛的原因。

檢查過程簡單 

電腦掃描的檢查過程簡短,只需十數秒便完成,不過準備的時間相對較長。徐偉聰指,「我們要向接受檢查人士講解風險、注射顯影劑、教導 如何閉氣等,所以整個過程約需半小時。」另外,患者接受檢查前要禁食4小時,亦要告訴醫生正服用的藥物,如正使用糖尿病藥二甲雙胍則需要停 藥,「如果接受檢查人士心跳較快,有可能會處方藥物暫時減慢心跳,或會跟患者本身使用的心臟藥物相沖,所以溝通十分重要。」如有敏感病歷 或腎功能有問題的患者需要特別留意,因為顯影劑會帶來不良影響,事前必須與醫生商量。 

嚴重收窄未必有徵狀

 徐偉聰分享一些做心臟電腦掃描的個案,「最近有不少人本身並沒有相關病歷,但因要接種新冠疫苗而先做一次檢查。檢查結果發現有幾位患 者的情況頗嚴重,其中一位更是3條冠狀動脈都出現七至八成收窄。」因此沒有相關病徵不等於心臟機能正常,大家不應掉以輕心。如有任何懷疑, 應及早求醫。 


內容轉載:am730

放射科專科醫生徐偉聰表示,用於心臟檢查上,電腦掃描可粗略分為使用顯影劑和不使用顯影劑兩大類,「近年亦有較新的『雙能量電腦掃描』 和『血流儲備分數造影』(CT-FFR),能提供更多資訊,幫助醫生作出診斷。」 

功能不斷進化 

不使用顯影劑的電腦掃描,可以找出心臟血管有否鈣化點,從而計算鈣化分數,分數愈高血管收窄的可能性愈大;至於使用顯影劑的電腦掃描 可得出更多資訊,例如整條血管的走勢、有沒有收窄、收窄的程度屬輕微、嚴重,甚至完全堵塞都可看清楚。徐偉聰補充,「CT-FFR則為最新技術, 透過AI分析可得知血流有否受影響,令心臟肌肉缺血等。這並不能單靠收窄多少去估計,因為有時候中度的收窄,已令血流變差。」一般來說,當 血管收窄超過五成,便有可能令血流變差,影響心臟功能,出現心絞痛等徵狀。 

有助監察病情 

除了用作診斷,由於電腦掃描可判斷血管阻塞的嚴重程度,有助醫生決定治療方案,或者計劃手術。徐偉聰解釋,「例如有哪些血管要放入支 架、哪些可以繼續觀察,用藥控制病情。另外,患者亦可定期接受電腦掃描檢查,觀察血管鈣化點變化,即知道控病情況,如有惡化可及早處理。」 此外,心臟電腦掃描其實也可看到附近組織的狀況,例如心瓣、大動脈、心膜、氣管、骨骼等,例如有輕微肺炎、心瓣有鈣化點都可找到,能更全 面評估胸口痛的原因。

檢查過程簡單 

電腦掃描的檢查過程簡短,只需十數秒便完成,不過準備的時間相對較長。徐偉聰指,「我們要向接受檢查人士講解風險、注射顯影劑、教導 如何閉氣等,所以整個過程約需半小時。」另外,患者接受檢查前要禁食4小時,亦要告訴醫生正服用的藥物,如正使用糖尿病藥二甲雙胍則需要停 藥,「如果接受檢查人士心跳較快,有可能會處方藥物暫時減慢心跳,或會跟患者本身使用的心臟藥物相沖,所以溝通十分重要。」如有敏感病歷 或腎功能有問題的患者需要特別留意,因為顯影劑會帶來不良影響,事前必須與醫生商量。 

嚴重收窄未必有徵狀

 徐偉聰分享一些做心臟電腦掃描的個案,「最近有不少人本身並沒有相關病歷,但因要接種新冠疫苗而先做一次檢查。檢查結果發現有幾位患 者的情況頗嚴重,其中一位更是3條冠狀動脈都出現七至八成收窄。」因此沒有相關病徵不等於心臟機能正常,大家不應掉以輕心。如有任何懷疑, 應及早求醫。 


內容轉載:am730

分享
0
暖心價心臟電腦掃描 減輪候診斷
香港亞洲心臟中心總經理陳文偉指出,暖心行動最初為公院排期通波仔的患者提供另一快捷治療途徑,而去年11月服務恆常化,並展開免費社區心臟檢查計劃,即使非排期中的病人,有需要亦可參加計劃,「現已為500名長者作免費檢查,為450名患者以暖心價通波仔。」輪候心臟電腦掃描需時在免費篩查和通波仔手術之間,還有確診的步驟。然而於公營醫療系統輪候造影診斷、心臟電腦掃描,需時長達156星期。患者未能及時診斷的話,將有礙接受治療。陳文偉續指,「暖心價心臟電腦掃描將補足現行的公私營協作,毋須公立醫院轉介,亦可得到快速的診斷。」計劃包括心臟電腦掃描及心臟科專科醫生診金,價錢為4,800港元,約為原價8,600港元的五六折。血管造影技術提升冠心病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心電圖、心臟超聲波、電腦掃描冠狀動脈造影、磁力共振等,而美國心臟學學院及美國心臟協會最新指引建議電腦掃描血管造影作為一線檢查。放射科專科醫生徐偉聰表示近年相關技術大有進步,「輻射量比傳統電腦掃減少67%輻射,而沒有影響清晰度;掃描過程由250毫秒減至66毫秒,減少以往因為心跳太快、患者難閉氣而令影像模糊的情況;顯影劑的用量也減近四成,腎病患者也可安全地接受檢查;解像度也更高更清晰,有助醫生斷症。CT-FFR助判斷治療方案臨床上,如血管堵塞九成或以上須通波仔,而收窄50%至70%屬「中度狹窄」,是否需要手術處理視乎血管的血液流量及流速。傳統上須作入侵式檢查量度血流儲備分數(FFR),即量度血管收窄位置前後的血壓作比較,如FFR少於0.8應考慮手術。徐偉聰表示現有無創的血流儲備分數造影(CT-FFR),「透過冠狀動脈斷層掃描血管造影,建立立體解剖模型,再透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便可計算出血流儲備分數。此檢查屬非入侵性,方便患者之外,也可幫助醫生更準確判斷應用藥還是做手術。」診斷不宜拖延51歲的林小姐,2017年因胸口痛到急症室求診,住院數天觀察,醫生建議她出院後排期做心臟電腦掃描檢查,惟最少等半年。林小姐認為不能拖,故到私家醫院檢查。取得報告後返回公立醫院覆診,始發現有一條血管塞了九成,要轉介另一公立醫院做通波仔,但院方建議她等下月糖尿病覆診再排期看心臟科,林小姐遂決定到私家醫院求醫,更獲安排翌日立即做手術。今年5月及10月,林小姐因糖尿病控制欠佳再度出現心口痛,最終兩次均參加暖心行動得到治療,現情況漸趨穩定。內容轉載:am730
1
基層長者未能及時檢查心臟?接近一半有心臟問題
心臟病是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的第三位,然而因為公營醫療負荷過重、疫情等因素,基層市民往往未有足夠檢查渠道,以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有機構於2020年起開始進行免費心臟篩查活動,為超過700名的市民免費進行包括心臟超聲波及三高等一系列的心臟檢查。結果發現,原來超過四成的基層市民有心臟問題,情況絕對不容忽視。心臟病是香港最常見的致命疾病中的第三位,然而因為公營醫療負荷過重、疫情等因素,基層市民往往未有足夠檢查渠道,以致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有機構於2020年起開始進行免費心臟篩查活動,為超過700名的市民免費進行包括心臟超聲波及三高等一系列的心臟檢查。結果發現,原來超過四成的基層市民有心臟問題,情況絕對不容忽視。篩查超過700位市民 超過四成人有心臟問題香港亞洲心臟中心連同不同社福機構,如香港社區組織協會進行了「社區免費心臟篩查活動」。活動一共篩查了727位平均年齡為70.5歲市民,當中有超過四成人有心臟問題。以冠心病高危因素「三高」為例,分別有超過2成、3成及4成人有高血壓、高膽固醇及高血糖的問題。超過4成人經心臟超聲波發現有瓣膜性心臟病問題,當中更有16人有中度至嚴重血液返流問題。篩查結束後,有一成多人需要轉介至專科跟進。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公營醫療不勝負荷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指出,不少會員透露覆診及輪候「通波仔」時間遙遙無期,往往病情嚴重時才獲安排手術。據推算,在2030年及2040年,醫管局將有800和960名醫生短缺。醫管局資料亦顯示,21-22年度公立醫院內科床位使用率平均95%,多間醫院超出100%,高峰期伊利沙伯醫院床位使用率更曾高達146%。因此,機構呼籲政府審視公營醫療系統的不足之處,可考慮加強公私營協作計劃、基層健康保障等改善醫療服務。內容轉載:meditorial
2
心臟病檢查 基層求醫無門 政府排期耐 醫療券不夠用 機構推暖心行動免費社區心臟篩查
(左起) 譚女士、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先生、香港亞洲心臟中心總經理陳文偉先生、香港亞洲心臟中心主任暨心臟科專科林逸賢醫生、香港公營醫療負荷過重,資源長期不足,升斗市民要求醫,輪候時間往往數以年計。心臟病新症患者輪候公立醫院,隨時要排3年以上。有基層人士反映,政府長者健康中心排期檢查需時太久,醫療券又不夠用、私家醫院更是太昂貴,因此一直沒有機會做心臟檢查。有機構推出暖心行動,為合資格人士提供免費社區心臟篩查,日後亦會將篩查計劃恆常化。香港亞洲心臟中心心血管科主任暨心臟科專科曾子欣醫生 私營機構推公院優惠價「通波仔」 Advertisement 香港亞洲心臟中心連同嘉諾撒醫院自2020年2月首次推出「暖心行動」,提供心臟檢查、優惠價「通波仔」服務,至今已有逾2000位市民受惠,當中超過750人經計劃轉介至私營醫院,以接近公營醫院手術費用的暖心價進行「通波仔」手術。社區檢查發現4成人有瓣膜性心臟病中心亦在2020年11月開展免費社區心臟篩查計劃,是全港首個以心臟超聲波進行的社區篩查計劃,過程簡單快捷,可快速地完成篩查,且影像清晰,幫助醫生準確診斷,避免不必要和昂貴的造影檢查。約720名平均年齡70歲的長者進行篩查,結果發現,4成人有瓣膜性心臟病問題,13%人需要轉介至專科跟進,將轉介病人到政府或其他私營機構跟進。普遍患者「排期耐、醫療券不夠用」72歲譚女士是免費社區心臟篩查計劃參加者,其母親因心臟病離世,她亦有氣喘,不時感到心口不適、堵塞的感覺,惟政府長者健康中心排期須時太久,而她的醫療券主要用作牙科及中醫,私家醫院又太過昂貴,因此一直沒有機會做心臟檢查,她坦言「靠自己好難解決」。暖心行動在譚女士住所附近的社區中心進行的免費心臟篩查活動,篩查發現她有尖瓣倒流及高膽固醇問題,現已獲得轉介排期內科跟進,見過一次心臟專科,情況屬輕度至中度,但仍需排期至2024年再覆診。香港亞洲心臟中心主任暨心臟科專科林逸賢醫生表示,類似譚女士的個案多不勝數,普遍患者「排得耐、醫療券不夠用」,至獲跟進時病情可能已變重。他表示,中心打算將社區篩查計劃恆常化,計劃在2023年進行6次社區免費篩查,每次檢查100至120人,預計共700人將受惠。 即睇更多人氣文章: 【新加坡新冠疫情】全面復常!不再每日公布確診數字 未來不再為新冠患者預留床位 【奇妙緣份】34年閨蜜常被人說「生得似樣」 驗DNA竟是雙胞胎姊妹悲慘身世曝光 72歲譚女士是免費社區心臟篩查計劃參加者,篩查發現她有尖瓣倒流及高膽固醇問題,現已獲得轉介排期內科跟進。 心臟病新症輪候時間最長近3年 近年心臟內科就診人次逐年遞增,屢創新高,相較10年前提升了35%,2021年有6595人因心臟病離世,較疫情前增加約500人。受新冠疫情影響,公立醫院部分非緊急服務或需延期,最新公立醫院內科門診,穩定新症最長輪候142星期 (接近3年) ,輪候非緊急「通波仔」手術時間長達1年以上,甚至未獲安排手術日期。內容轉載:UrbanLife
3
暖心行動醫療機構推社區免費篩查 助基層患者及早發現心臟病 紓緩公營醫療壓力
「雖然有醫療券,但睇牙一次都冇曬,身體唔舒服又要睇中醫,腳痛買藥,冇額外錢再做檢查。」72歲、公屋居民的譚女士表示,有氣喘問題,亦不時感到心口不適、心臟會有堵塞的感覺,只能靠喝水舒緩,加上媽媽是因心臟病離世,所以一直擔心自己心臟有問題,但苦無檢查機會。事實上,本港確診患心臟病的人數持續上升。據衞生署最新數據顯示,在2020年,心臟病是本港最常見致命疾病中居第3位。然而,香港公營醫療負荷過重已不是新鮮事,資源長期不足,人口老化又增加醫療需求,疫情更令問題雪上加霜;心臟病患者求醫無門,新症排公立醫院輪候時間、輪候檢查時間,甚至手術的時間都愈來愈長。香港亞洲心臟中心推出的「暖心行動」,推動社區免費心臟篩查活動恆常化,一來有助基層市民及早發現和處理心臟問題,為市民心臟健康把關;二來亦幫助減輕公院系統龐大壓力。冠心病延誤治療情況嚴重自疫情起,本港每年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明顯上升,2021年死亡數字為6,595人,較疫情前增加約500人。香港亞洲心臟中心心血管科主任、心臟科專科醫生曾子欣表示,集中資源抗疫是原因之一,但部分公立醫院的非緊急服務受到影響,包括病人覆診或非緊急手術等有需要延期;另又引述公院內科門診數據,指半緊急新症雖可在4至7周內見到醫生,但穩定新症輪候時間長達142星期,接近3年,情況屬不理想。他又補充,過往有調查指公院輪候非緊急「通波仔」手術時間長達一年以上,甚至未獲安排手術日期,提醒若患有冠心病卻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有機會增加心肌梗塞、中風、甚至死亡風險。計劃免費篩查活動恆常化疫情下,公營醫療系統面對龐大壓力。醫管局資料顯示21至22年度公立醫院內科床位使用率平均95%,多間醫院超出100%,高峰期伊利沙伯醫院床位使用率更曾高達146%。「暖心行動」在疫情之初,透過社區免費篩查及暖心行動「通波仔」恆常化,患者可分流到私營醫療及早獲得治療,令早期、較輕微的心臟病患者得到即時根治避免病情惡化,社區的隱藏患者也可由醫護人員在社區提供服務,得到適切醫療服務及轉介。香港亞洲心臟中心總經理陳文偉指,自2020年起,社區免費心臟篩查活動已推行3年,總受惠人數逾700名長者,篩查內容包括心臟超聲波、心房顫動、空腹血糖、空腹膽固醇、血壓、身高體重指數、蛋白尿,而篩查後免費會見醫生,如有需要,會轉介至相關專科;來年有意將社區篩查計劃升級至恆常化,計劃在2023年進行6次社區免費篩查,每次100至120人,約700人將受惠。及早發現心房顫動 助減低患中風風險香港亞洲心臟中心主任、心臟科專科醫生林逸賢形容,「暖心行動」為病人提供多一個選擇。他亦綜合過往社區免費心臟篩查結果作分享,表示有727名長者接受過篩查,平均年齡為70.5歲。結果亦反映,幾乎沒有人可避免「三高」,有24%人有高血壓、35%人有高膽固醇,高血糖的亦有41%,增加患上冠心病的風險。同時,透過篩查亦發現有17名長者患有心房顫動問題,可致患中風風險上升;而在篩查中有193人驗出高尿蛋白,需要關注腎臟健康。他提醒,心房顫動患者如同時患有腎臟疾病,會增加栓塞和出血風險,亦可能影響腎臟血液循環,嚴重可致腎衰竭。最後,透過篩查活動獲轉介信個案的有97人,需要轉介至專科跟進,病人主要患有比較嚴重的心臟或其他疾病而不知情,例如心瓣倒流、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過高,需要到政府或其他私營醫療專科跟進。而文章開首提過的譚女士,在偶然機會下參加了相關的免費心臟篩查活動,結果發現有尖瓣倒流及高膽固醇問題,目前已獲得轉介排期內科跟進,見過一次心臟專科,情況屬輕度至中度,但仍需排期至2024年再覆診。社區組織籲政府加強公私營合作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連瑋翹呼籲政府認真審視公營醫療系統的不足之處,根據現有問題對症下藥,以改善醫療服務,包括因人口老化增加醫療需求;醫療資源不足,輪候時間過長等,建議長遠應加強公私營協作計劃;加強基層健康保障;以及提升基層健康意識,例如透過篩查,長遠亦加強健康教育及意識,或可以外展手法彈性服務,長者在熟悉社區篩查,加強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