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 (房顫) 脈衝場消融術 (PFA)

心房顫動 (房顫) 脈衝場消融術 (PFA) | 香港亞洲心臟中心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正疾病指心房導電的頻率出現問題,患者一般出現不規則、 極快的心律 (分為三大種類)

陣發性持續時間不超過 7 天,一般在 24 小時內

持續性持續時間超過 7 天

永久性:持續超過一年


據估計,香港大約有百分之一的人患有心房顫動,按現時約 7百多萬人口計算,即約有 7 萬多人。

患有心房顫動不會引致即時死亡,卻是會導致慢性疾病及其他併發症:

‧中風風險是非患者的 5 倍

‧患心臟衰竭的風險是非患者的 3 倍

‧心臟病發的風險比非患者增加約 7 成

‧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比非患者約 4 成

‧死亡的風險比非患者高約 4 倍


脈衝場消融術會向目標的細胞組織,釋放一系列持續數微秒高振幅電脈衝,脈衝電場會令細胞膜上出現不可修復的電穿孔,細胞內物因而慢慢流出,最後令細胞凋亡。

此技術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認可,可用於持續性或永久性心房顫動病人。而本中心為全港首間私家醫院引入脈衝場消融術,2023年 2 月儀器抵港後,已經正式投入服務。


脈衝場消融術相比其他消融術較易操作 ,加上其完成單個肺静脈隔離只需約 3 分鐘  ,令整體手術時間較短。有助減低患者使用麻醉藥份量。


手術影片介紹


過程:

  • 是項手術會在心導管檢查及介入治療室內進行,病人需要全身麻醉或監測麻醉。
  • 護士會在你的胸口貼上電極片以便監察心率及心跳,並為你戴上血氧量監察器。血壓量度器亦會不時從你的手臂量度血壓。
  • 醫生會在大腿內側(腹股溝),以便進入靜脈,然後在X光引導下將不同導管送入心臟。
  • 當導管放在正確位置後,醫生會通過導管前端釋放脈衝能量,進行消融術,破壞不正常細胞
  • 手術大約歷時1 - 2小時。
  • 手術後你需要接受密切觀察12-24小時。

術後跟進:

  • 一般情況,病人可在手術翌日出院。
  • 出院前,醫護人員會檢查傷口,並蓋上消毒紗布。請保持傷口清潔,如消毒紗布被弄濕,請立即更換。一般情況下手術後第2天可淋浴。
  • 為防止傷口流血,在最初7天內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
  • 傷口附近的瘀傷大多是輕微的,通常會在手術後23星期消失。如發現傷口滲血/液、腫脹或發炎等問題,請立即返回醫院求醫,或到附近急症室就診。
  • 出院前醫生應已經向你解釋手術的結果。若有疑問,你與家人可於回院覆診時與醫生商討。

心房顫動是常見的心律不正疾病指心房導電的頻率出現問題,患者一般出現不規則、 極快的心律 (分為三大種類)

陣發性持續時間不超過 7 天,一般在 24 小時內

持續性持續時間超過 7 天

永久性:持續超過一年


據估計,香港大約有百分之一的人患有心房顫動,按現時約 7百多萬人口計算,即約有 7 萬多人。

患有心房顫動不會引致即時死亡,卻是會導致慢性疾病及其他併發症:

‧中風風險是非患者的 5 倍

‧患心臟衰竭的風險是非患者的 3 倍

‧心臟病發的風險比非患者增加約 7 成

‧認知障礙症的風險比非患者約 4 成

‧死亡的風險比非患者高約 4 倍


脈衝場消融術會向目標的細胞組織,釋放一系列持續數微秒高振幅電脈衝,脈衝電場會令細胞膜上出現不可修復的電穿孔,細胞內物因而慢慢流出,最後令細胞凋亡。

此技術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 (FDA) 認可,可用於持續性或永久性心房顫動病人。而本中心為全港首間私家醫院引入脈衝場消融術,2023年 2 月儀器抵港後,已經正式投入服務。


脈衝場消融術相比其他消融術較易操作 ,加上其完成單個肺静脈隔離只需約 3 分鐘  ,令整體手術時間較短。有助減低患者使用麻醉藥份量。


手術影片介紹


過程:

  • 是項手術會在心導管檢查及介入治療室內進行,病人需要全身麻醉或監測麻醉。
  • 護士會在你的胸口貼上電極片以便監察心率及心跳,並為你戴上血氧量監察器。血壓量度器亦會不時從你的手臂量度血壓。
  • 醫生會在大腿內側(腹股溝),以便進入靜脈,然後在X光引導下將不同導管送入心臟。
  • 當導管放在正確位置後,醫生會通過導管前端釋放脈衝能量,進行消融術,破壞不正常細胞
  • 手術大約歷時1 - 2小時。
  • 手術後你需要接受密切觀察12-24小時。

術後跟進:

  • 一般情況,病人可在手術翌日出院。
  • 出院前,醫護人員會檢查傷口,並蓋上消毒紗布。請保持傷口清潔,如消毒紗布被弄濕,請立即更換。一般情況下手術後第2天可淋浴。
  • 為防止傷口流血,在最初7天內應避免進行劇烈運動。
  • 傷口附近的瘀傷大多是輕微的,通常會在手術後23星期消失。如發現傷口滲血/液、腫脹或發炎等問題,請立即返回醫院求醫,或到附近急症室就診。
  • 出院前醫生應已經向你解釋手術的結果。若有疑問,你與家人可於回院覆診時與醫生商討。
分享